金融大讲堂第一期 黄涛:商业银行应积极参与自贸港金融创新

    从自贸区到自由贸易港,我国经历了哪些探索历程?金融是经济运行的核心,自贸港进程中,商业银行在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方面将有哪些机遇和挑战?由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招商银行海口分行冠名支持,南国智库承办的海南自贸港金融大讲堂第一期节目邀请了招商银行总行自贸业务专家黄涛作为主讲嘉宾,就“海南自贸港建设与金融创新 ”这一话题与广大读者分享自己的观点。

    自贸港是自贸区发展的高阶形态

    众所周知,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实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正式挂牌成立;2018年4月,海南迎来自贸区自贸港建设重大政策红利;今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公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从自贸区到自贸港,我国经历了多年持续的探索。在节目中,黄涛以时间线和名词释义的方式,全面梳理了保税区、自贸区到自贸港的进阶历程。

    黄涛介绍,我国对自贸试验区的探索从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开始,已经有近7年的历程。而自贸港是自贸试验区发展的高阶形态,是当前最高开放形态的制度安排。

    黄涛特别梳理了自贸金融政策沿革。他表示,金融政策改革是自贸金融创新发展的起源,部分政策首先在自贸区试点,之后在全国推广。金融领域的试点政策不仅在自贸区营造了金融创新的氛围,为区内金融机构带来了业务机会,宏观上也为全国的金融改革探索了宝贵经验。

    黄涛非常看好海南金融前景。他表示,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是连接宏观金融政策创新与微观市场主体的纽带。“从自贸区到自贸港的各项政策及制度创新最终都会在微观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他补充解读道,金融的天职是服务实体经济,自贸港建设是分步骤、分阶段,金融服务也要与之配套。

    FT账户支持全主体全币种全业务

    自贸港金融发展,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是基础工程。海南自贸港总体方案指出,以国内现有本外币账户和自由贸易账户为基础,构建海南金融对外开放基础平台。通过金融账户隔离,建立资金“电子围网”,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境外实现跨境资金自由便利流动提供基础条件。

    可以说,账户体系作为金融基础设施对海南自贸港金融发展至关重要。对此,黄涛解读道,FT账户体系是我国自贸区金融领域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承载着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等重要使命。该账户体系不同于我国其它几类非居民账户,如OSA账户、NRA账户,其中最标志性的特点为:天生即为全业务、全主体、全币种的账户体系。

    “由于人行对FT账户体系实施严格的‘分账核算’管理,故FT账户体系天生就类似一个独立的小‘银行’,因此其体系构建、系统建设、产品和制度体系完善等都是非一日之功的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黄涛说,FT账户体系于2014年6月在上海自贸区正式上线,属于探索的1.0阶段;在海南自贸区复制推广的2.0阶段 ,标志着FT业务已经从上海地区的局部业务向全国性业务发展;在天津、广东自贸区复制推广的3.0阶段,目前,人行共同意广州、深圳、天津共六家银行(每个地区两家)作为试点银行复制推广FT账户体系。

    黄涛介绍,FT账户是规则统一的本外币账户,支持开户主体全面,境外机构开立FTN,区内境外个人开立FTF,区内机构开立FTE,区内个人开立FTI,同业机构开立FTU。FT账户支持业务也较为全面,各项存贷汇兑业务都无政策障碍。

    金融服务要紧跟自贸港进程

    海南自贸港进程,商业银行该如何担当?黄涛认为,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三方面,涉及金融政策及金融服务配套。

    “商业银行应加快金融制度创新和增强金融服务功能。”黄涛表示,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建议突出服务海南自贸港实体经济能力,可在优质旅游资产证券化试点、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股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航运物流金融产品、供应链融资、开发跨境医疗保险产品等方面做文章。

    在自贸金融领域,招商银行紧跟国家自贸区战略,凭借网点布局优势、产品创新优势、品牌优势和跨境金融优势,在业内树立了标杆形象。

    黄涛在节目中分享了招商银行在自贸区金融创新方面的的实践和探索:招行在业内率先推出“自贸通”自贸金融服务方案,“自贸通”专门针对自贸区自贸港的政策环境和企业经营特点,定制创新集本外币结算、资金汇兑、融资、现金管理等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专业金融解决方案,能全面服务企业在区内及跨境生产经营中各种金融需求。

    “凭借上述优势,招商银行将积极把上海、广东等自贸区落地的优秀金融创新案例在海南自贸港复制推广,将招商银行在自贸金融领域的优势转化为对海南自贸港各类客户的优质金融服务。”黄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