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类”电信诈骗的防范

        “购物类”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假借代购、低价出售、办理退款、解除分期付款等形式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案例展示
       案例一:微信代购,被骗291503元
       某日,受害人黃某报警称,自己做微信代购被一微信名为“小不点”的人诈骗291503元货款。民警调查后发现,“小不点”在收到受害人304997元代购货款后只发了价值13494元的货品,之后便提供虚假快递单号,以物流事故和海关检查扣押货品等为由,两个半月没有发货。民警在抓获嫌疑人蒋某后,发现全国各地有多人向警方报案称被微信名为“小不点”的人诈骗钱财,民警逐一联系各地受害人进行调查取证。最终,警方查实犯罪嫌疑人蒋某多次以虚构事实为由,涉嫌诈骗客户、亲戚朋友等共计1126338元。
       案例二:购买“258元”手机,最终花费两万余元
       某日,市民冀先生在QQ好友空间内看到有人代销手机,只需要付款258元,就可以买到一款大品牌的高端手机,心动的冀先生马上付了钱,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付款后,对方称需要购买手机软件激活手机,请冀先生垫付激活费200元,激活后会将费用退还。付款后,对方又称付款账号存在异常,需交满2000元方可退款。之后,对方继续称账户入账被限制,需要充值解冻。
       本以为可以低价买到一部好手机,可没想到对方一直以各种理由要求付钱,并许诺最后都会把这些钱退回,冀先生为了买到手机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给对方转账。在分多次转账两万余元后,对方失去了联系,直到此时他才发现被骗,随即报警。
       案例三:“退款”来电,登录网页被骗两万元
       某日,袁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称其在淘宝网购买的物品存在质量问题,现准备将双倍赔偿款打入袁女士的账户,请袁女士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如果不按照要求操作,袁女士的支付宝账户就会被冻结。袁女士信以为真,在对方的提示下登录相应的网页并填入了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支付宝密码等信息,并将收到的手机验证码也填入网页中。之后,袁女士并没有收到退款,却收到短信提示:自己完成了一笔26000元的贷款,并且钱款已经打入了指定账户。她这才发现自己被骗,随即报警。


       预防技巧
        一、谨慎选择代购
       谨慎选择代购,切勿直接汇款购买。付款时,最好通过正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付款,或是选择货到付款,以便保障双方的权益。
        二、不可轻易相信特别便宜的销售信息
如果某些平台上的商品与官方渠道的价格差距太大,需要谨慎购买,切不可贪图便宜,避免上当。
       三、不要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网上购物时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各种社交软件的账号和密码等个人信息。
       四、不要轻易相信陌生来电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的内容,一定要通过官方的渠道核实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