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保息高收益? 擦亮眼睛不轻信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投资理财的需求扩大,一些诈骗分子也趁机抓住人们的这种需求,打着投资理财的名号,披着“金融创新”的外衣,进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活动,其迷惑性大大增强,通过庞大的营销队伍地毯式推广,参与人数迅速膨胀,涉案金额巨大,已经严重扰乱国家金融秩序。本文通过对一起网络“保本保息高收益”理财爆雷事件的分析和阐述,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年轻金融消费者,应注意防范假借高收益理财为名义进行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金融犯罪活动侵害,充分知悉网络金融理财等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正确评估自身风险认知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高收益理财背后多半是陷阱

      小A在网络上玩游戏时,无意间浏览到某网络金融理财产品正在做宣传:“小投入,大回报,轻松赚钱!”“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想到自己最近越来越多的家庭开支,便想“我不理财,财不理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点开了名为“稳赚不赔1号”某理财的购买链接。这时,某金融理财公司的客服立即通过弹窗与小A对话,称 “该笔理财钱将投资于国家级创新科技项目,是重点扶持产业,不会有任何风险,每月返息,到期还本”,并给小A发送了委托理财购买合同。小A心想有合同约束,且刚开始先小金额购买,有回报了再投入。购买后,刚开始三个月账户上投资收益回报不断增长,但到第四个月,小A加大金额继续投入时,购买链接突然失效无法打开,之前投资的钱款和收益也无法提现,报警后才知道,有很多和他一样的人都购买了类似网络理财产品。原来,一切看起来如此真实的理财方式,实际上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诱饵。

      “高收益”理财平台套路解析

      这类非法的理财平台,通常有四个共性:

     (一)极具煽动性,不正常的高收益。他们的广告无一例外都是宣传高收益,动辄就是利率高达10%以上,甚至更高。

     (二)公司背景模糊,承诺一定挣钱。他们的项目披着“金融创新”“科技前沿”的外衣,似乎必然能盈利,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买入,公司业务是纯销售。

     (三) “大咖”站台背书。这些理财平台会拉来所谓的“国字号”“行业协会”“认证机构”,甚至明星知名人士,增加理财平台的可信度。

     (四)先让受害人挣到点“甜头”。平台注册后签到有收益,但收益不能直接提现,必须投资后才能体现。很多受害人抱着怀疑的态度少量投资,到期体现,分分钟到账,逐步越投越多,最后诈骗平台会以各种理由不让你提现,随后让你继续充值或者验证升级账户。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将依照刑法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非法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涉案企业往往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证件齐全,采用隐瞒经营权限、夸大经济效益等手段,披着“合法”的外衣,进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使群众很难看清它的危害,以至于报案不及时。

     提示:理财有风险,购买需谨慎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活动你看中了他的高息,他却瞄准了你的本金,切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在进行理财投资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冷静,不要被高利息、高收益、低风险的虚假宣传所迷惑。广大消费者应做到:

     (一)增强识别能力、理性投资。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对“无风险”、“高收益”、“高回报”的承诺不能轻信,收益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多数情况下是投资陷阱。

     (二)了解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树立投资风险意识。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其本质仍属于金融,遵循金融投资规律。社会公众在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等参与金融业务时,应当树立正确的投资风险意识,了解融资项目信贷风险,具有非保本类金融产品投资的经历并熟悉互联网。

     (三)正确评估自身风险认知和风险承受能力。公众要客观评价自身风险认知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切勿盲目追求高收益却忽视了高风险,跟风投资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之外的金融产品;更不要一味追求担保或所谓“保本保息”销售承诺而不注重风险辨别,以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